1、取得好的單耗指標
在過去多年的
工業硅生產中,大多數工業硅企業都是采用6300-12500KVA
工業硅爐子。在多年的生產中,我國在中小型工業硅爐上積累和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管理經驗,通過充分調動操作者的積極性,搞好爐前操作,在這種中小型工業硅爐上,取得了和國外大容量工業硅爐相同或相近的電能和
電極等的單耗指標。在電能單耗指標方面,可以達到11100-12000WVA/t硅,電極單耗指標可以達到70-80kg/t硅。
2、產品質量提高,品種增多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我國的工業硅產品主要是553和441級硅,大部分
作為冶金用硅出口和使用。上世紀末以來,我國在總結通氣精煉、熔劑精煉等精煉方法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又從國外引進了從底部吹入氧氣的精煉方法,又研究采用了一些其他精煉方法,從而使工業硅的精煉效果大大提高。進一步生產出421、331、311、2503、2202、1101等多個級別的產品,使化學級工業硅在工業硅產品中的比例增大,應用和出口范圍擴大,效益增加。有的工業硅企業生產出了含硅量99.00-99.999%的能應用于光伏產業的太陽能級多晶硅的原料。
3、混合
還原劑的應用
我國工業硅生產應用的還原劑,早期是以木炭為主。上世紀60年代中期以后,
就開始用木炭、石油焦和煙煤混合作還原劑。因煤灰分含量高,石油焦的反應能力和透氣性差,所以這兩種還原劑在混合還原劑中的比例不是很大。近些年來,我國還原劑用煤的質量不斷提高,其灰分含量已降到了3%以下,有的還原劑還制成粒狀半焦煤,改善了透氣性。為改善爐料透氣性還開發試用了多種松料劑,如木塊、木屑、包米芯、甘蔗渣、稻殼等。這些松料劑作為混合還原劑的一種成分都得到應用。由于多種松料劑的開發應用和技術操作水平的提高,我國不同地區的工業硅企業大都能因地制宜地取材,有的在還原劑混合物中增大了煤的用量,有的用全石油焦加適量松料劑熔煉工業硅都取得了較好效果。
4、炭電極的開發應用和爐容量的擴大
上世紀90年代中期之前,我國工業硅爐大部分是采用石墨電極。因受石墨電極直徑限制,工業硅爐容量難以擴大。90年代中期以后,某些炭素企業研制開發出新型炭素電極,使炭素電極灰分含量高,強度較差等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決,生產出Φ500-Φ1272mm的炭素電極,在工業硅爐上逐漸得到應用。近幾年,我國新建的8000KVA以上容量的工業硅爐包括20000KVA以上乃至從國外引進的39000KVA工業硅爐大都采用了炭素電極。炭素電極比石墨電極生產過程簡單,成本、價格低。其應用為降低工業硅成本創造了條件,也有利于大容量工業硅的開發建設。
5、煙氣治理和煙塵的回收利用
我國從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對工業硅爐的煙氣治理和粉塵利用開展研究工作,曾先后在1800KVA、2700KVA、5000 KVA、6300 KVA等多種容量的工業硅爐上采用高壓靜電除塵和布袋除塵等凈化技術。90年代以來,在6300 KVA爐上采用的布袋除塵凈化技術,把敞口電爐改為矮煙罩電爐,增設了余熱鍋爐,并引進了氧化硅微粉增密設備。20世紀末以來,我國新建的7500 KVA、8000 KVA、10000 KVA、12500 KVA、25500 KVA等多種容量的工業硅爐上,大都配有袋式除塵的凈化設備,對煙氣粉塵也進行了回收利用。煙氣凈化設備的技術,有的從國外引進,有的采用本國技術。
6、對外技術合作與輸出
我國的工業硅生產,是上世紀50年代,在當時的蘇聯幫助下開始生產的。助于我國工業硅生產的持續健康發展。